臨床心理學於安寧緩和場域之反思踐行
患者進入疾病末期階段,經歷生理、心理、社會人際與靈性等層面的陌生斷裂,臨床心理學的知識與實踐,可以如何協助他們回到熟悉感,是探討焦點議題。本文認為安寧緩和照護中,於身體照顧、症狀控制外,亦需強調結合心理社會靈性之照護系統,以提供患者與家屬整體性照護。本文透過文獻回顧法,整合研究與臨床心理服務現況,進而透過「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理解此模式對「末期患者」與「家屬」的需求與處境,對應至可能的心理介入方向。之後,經由反思實踐,提出臨床心理學在緩和醫療或末期照護上的貢獻,在於知識與實踐的合一,協助患者與家屬從「有」到「是」的過程。知識作為「有」的相關物(如自然或人為知識),這是作為理解實踐活動(pr...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華心理學刊 Vol. 63; no. 2; pp. 203 - 223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01.06.202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患者進入疾病末期階段,經歷生理、心理、社會人際與靈性等層面的陌生斷裂,臨床心理學的知識與實踐,可以如何協助他們回到熟悉感,是探討焦點議題。本文認為安寧緩和照護中,於身體照顧、症狀控制外,亦需強調結合心理社會靈性之照護系統,以提供患者與家屬整體性照護。本文透過文獻回顧法,整合研究與臨床心理服務現況,進而透過「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理解此模式對「末期患者」與「家屬」的需求與處境,對應至可能的心理介入方向。之後,經由反思實踐,提出臨床心理學在緩和醫療或末期照護上的貢獻,在於知識與實踐的合一,協助患者與家屬從「有」到「是」的過程。知識作為「有」的相關物(如自然或人為知識),這是作為理解實踐活動(praxis)的擁有本質。緩和醫療臨床心理服務將知識轉化為「是」,以揭示人自身的本質時,就是一種從理論到實踐的轉換;Heidegger提到「朝死而生」的此在(Dasein)在此現場開展。本文指出臺灣在緩和醫療場域,無論是壓力模式或存有取向,各有特色,但都是奠基於現場實踐成果。如此呈現多元概念與方法特性,回到臨床變動的實踐性,提升安寧緩和醫療與照護品質。最後,進而提出未來可延伸思考的方向。 |
---|---|
ISSN: | 1013-9656 |
DOI: | 10.6129/CJP.202106_63(2).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