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对吉西他滨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和靶向策略

Q291;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缺乏对PDAC有效的筛查和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吉西他滨(gemcitabine)一直被用作治疗PDAC的一线化疗药物,但由于肿瘤耐药性等因素的存在,吉西他滨方案仅能非常有限的改善PDAC患者的总生存期.高度纤维化、缺氧和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是导致PDAC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克服其耐药性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综述回顾了肿瘤微环境对PDAC耐药性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可能运用于重塑PDAC肿瘤微环境的新技术和潜在靶点做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Vol. 40; no. 9; pp. 1215 - 1221
Main Authors 贾泽森, 王莉, 刘志强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山东省精准肿瘤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 250022 20.09.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7626
DOI10.13865/j.cnki.cjbmb.2024.07.108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Q291;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缺乏对PDAC有效的筛查和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吉西他滨(gemcitabine)一直被用作治疗PDAC的一线化疗药物,但由于肿瘤耐药性等因素的存在,吉西他滨方案仅能非常有限的改善PDAC患者的总生存期.高度纤维化、缺氧和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是导致PDAC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克服其耐药性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综述回顾了肿瘤微环境对PDAC耐药性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可能运用于重塑PDAC肿瘤微环境的新技术和潜在靶点做出展望.
ISSN:1007-7626
DOI:10.13865/j.cnki.cjbmb.2024.07.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