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InSAR的西南科技大学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P642.26; 以西南科技大学青义校区为研究区,利用SBAS-InSAR和PS-InSAR对52景升轨Sentinel-1A雷达影像,分别获取了研究区2017年6月至2020年11月的地表形变速率及时序形变量.结合相干性系数、形变速率、方差及标准差对两种时序InSAR结果进行检验对比,从自然、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地表形变机理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处显著沉降,最大垂直沉降速率可达15?mm/a,地表形变与学生公寓楼、道路扩建等人为因素有关,地表沉降区与强降雨、岩性及地势地貌关联紧密,地层界线与地表形变不显著相关.相较而言,两种监测结果总体一致性较好,SBAS-InSAR相比P...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Vol. 34; no. 2; pp. 61 - 72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01.04.2023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天府新区创新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299 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四川 绵阳 62101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P642.26; 以西南科技大学青义校区为研究区,利用SBAS-InSAR和PS-InSAR对52景升轨Sentinel-1A雷达影像,分别获取了研究区2017年6月至2020年11月的地表形变速率及时序形变量.结合相干性系数、形变速率、方差及标准差对两种时序InSAR结果进行检验对比,从自然、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地表形变机理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处显著沉降,最大垂直沉降速率可达15?mm/a,地表形变与学生公寓楼、道路扩建等人为因素有关,地表沉降区与强降雨、岩性及地势地貌关联紧密,地层界线与地表形变不显著相关.相较而言,两种监测结果总体一致性较好,SBAS-InSAR相比PS-InSAR的监测结果稳健性更好. |
---|---|
ISSN: | 1003-8035 |
DOI: |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202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