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节点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TU391; 为解决实际工况下阻尼器受压易屈曲,耗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置弯剪型可更换组件的高强钢梁柱节点,其结构具有震后塑性残余变形小、耗能能力稳定以及震后功能易于修复等优势.基于弯剪型耗能件在节点中的受力特点,设计了5个弯剪型耗能件,通过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系统探讨了该组件的协同工作机理及破坏模式,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弯剪型耗能件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弯剪型耗能件肢柱间协同工作性能较好,其损伤主要分布在耗能肢柱端部,从肢柱内侧缓慢渗透至肢柱表面最终导致肢柱断裂破坏,以此耗散地震能量,试件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肢柱高宽比或宽厚比等参数的增...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工程科学与技术 Vol. 56; no. 5; pp. 221 - 229
Main Authors 梁刚, 李淑敏, 杨佳男, 刘云贺, 卢俊龙, 田庆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 01.09.2024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U391; 为解决实际工况下阻尼器受压易屈曲,耗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置弯剪型可更换组件的高强钢梁柱节点,其结构具有震后塑性残余变形小、耗能能力稳定以及震后功能易于修复等优势.基于弯剪型耗能件在节点中的受力特点,设计了5个弯剪型耗能件,通过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系统探讨了该组件的协同工作机理及破坏模式,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弯剪型耗能件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弯剪型耗能件肢柱间协同工作性能较好,其损伤主要分布在耗能肢柱端部,从肢柱内侧缓慢渗透至肢柱表面最终导致肢柱断裂破坏,以此耗散地震能量,试件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肢柱高宽比或宽厚比等参数的增加,耗能件初始刚度和承载力均降低,面外变形趋势明显,使得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减小,耗能能力变差;综合对比各个试件的滞回性能指标,肢柱总高宽比约为3.5、宽厚比为1.5、肢柱数量为10时,耗能件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同时,拥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ISSN:2096-3246
DOI:10.15961/j.jsuese.20220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