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岩体崩塌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以重庆甑子岩崩塌为例
P642.21; 柱状岩体崩塌具有分布范围广、破坏能力强、影响范围大的特点.2004年8月12号,重庆甑子岩W12危岩体发生崩塌,崩塌体运动距离约600 m,形成显著超前空气冲击效应,激起浮尘高度约150m.文章基于MatDEM离散元软件对甑子岩崩塌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按照实际节理分布的崩塌模型,实现了崩塌全过程的模拟,并结合影像资料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MatDEM进行二次开发,统计分析了崩塌过程中岩块粒径演化规律,确定了崩塌过程中的四个显著颗粒破碎时刻,分别为崩塌源区底部岩体受压破碎、中上部岩体撞击低速三角区、中部岩体撞击斜坡地面与上部岩体撞击斜坡地面.引入分形维...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Vol. 33; no. 5; pp. 1 - 10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 100037
01.10.202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3-8035 |
DOI |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9008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P642.21; 柱状岩体崩塌具有分布范围广、破坏能力强、影响范围大的特点.2004年8月12号,重庆甑子岩W12危岩体发生崩塌,崩塌体运动距离约600 m,形成显著超前空气冲击效应,激起浮尘高度约150m.文章基于MatDEM离散元软件对甑子岩崩塌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按照实际节理分布的崩塌模型,实现了崩塌全过程的模拟,并结合影像资料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MatDEM进行二次开发,统计分析了崩塌过程中岩块粒径演化规律,确定了崩塌过程中的四个显著颗粒破碎时刻,分别为崩塌源区底部岩体受压破碎、中上部岩体撞击低速三角区、中部岩体撞击斜坡地面与上部岩体撞击斜坡地面.引入分形维数与双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分析了崩塌前后颗粒破碎规律,结果显示崩塌后颗粒破碎明显,细粒颗粒占比显著增加.文章为岩体崩塌的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
ISSN: | 1003-8035 |
DOI: |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9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