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旧石器—青铜器时期遗址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P531; 史前遗址作为研究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依据,了解其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古人类遗址点选址的规律和人地关系的演变特征.四川省地貌复杂,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以丘陵为主,研究不同时期遗址的分布,更能揭示不同生业模式下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本文利用GIS对收集整理的四川省旧石器至青铜器时期共计 151 处遗址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建立各时期遗址分布模型,研究了高程、坡度、水系、地貌与遗址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四川省旧石器—青铜器时期遗址分布方向总体由EW向过渡到EN-WS向,核密度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证明遗址分布呈现集聚现象.从旧石器时期至青铜器时期,遗址...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 45; no. 1; pp. 188 - 198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 650500
01.02.2025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2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P531; 史前遗址作为研究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依据,了解其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古人类遗址点选址的规律和人地关系的演变特征.四川省地貌复杂,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以丘陵为主,研究不同时期遗址的分布,更能揭示不同生业模式下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本文利用GIS对收集整理的四川省旧石器至青铜器时期共计 151 处遗址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建立各时期遗址分布模型,研究了高程、坡度、水系、地貌与遗址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四川省旧石器—青铜器时期遗址分布方向总体由EW向过渡到EN-WS向,核密度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证明遗址分布呈现集聚现象.从旧石器时期至青铜器时期,遗址分布逐渐由分散的多核心布局演化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单核心布局.②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建立各时期遗址分布模型,其中距水距离是影响四川省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遗址点分布的主要因素,坡度是影响四川省青铜器时期遗址分布的最大诱因.③四川省旧石器—青铜器时期,古人类生业模式经历了 3 次大的变迁.生业模式的变化促使古人类对生存环境做出不同的适应策略. |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