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第四纪热带西太平洋Noelaerhabdaceae科颗石长度和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P736; 选取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北部边缘西菲律宾海本哈姆高原(Benham Rise)MD06-3050 站位的柱状样沉积物样品,利用双向圆偏光法拍摄并合成图像,通过SYRACO人工智能软件自动识别并测量和计算Noelaerhabdaceae科颗石的平均长度和平均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自 35 万年以来,Noelaerhabdaceae科平均颗石长度和质量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两者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均不明显.根据颗石长度和质量计算得到的颗石钙化作用指标曲线与前两者的变化趋势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说明研究海区颗石的平均质量和长度均可作为指示颗石藻钙化作用程度的指标.通过与冰芯记录的大气pC...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 43; no. 4; pp. 38 - 47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01.09.2023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61%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 300112 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试验室,青岛 266237%Aix Marseille University,CNRS,IRD,INRAE,CEREGE,Aix-en-Provence,France%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临沂 276000%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试验室,青岛 266237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3071602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P736; 选取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北部边缘西菲律宾海本哈姆高原(Benham Rise)MD06-3050 站位的柱状样沉积物样品,利用双向圆偏光法拍摄并合成图像,通过SYRACO人工智能软件自动识别并测量和计算Noelaerhabdaceae科颗石的平均长度和平均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自 35 万年以来,Noelaerhabdaceae科平均颗石长度和质量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两者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均不明显.根据颗石长度和质量计算得到的颗石钙化作用指标曲线与前两者的变化趋势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说明研究海区颗石的平均质量和长度均可作为指示颗石藻钙化作用程度的指标.通过与冰芯记录的大气pCO2 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在大气pCO2 浓度较高的冰期终止期以及间冰期早期,该科颗石的钙化作用相对较低,表明pCO2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颗石藻的钙化作用.此外,对颗石的平均长度和质量进行 23 ka周期滤波,两滤波曲线的变化与北纬 15°夏季平均日照辐射曲线的变化较为一致,指示了地球天文轨道参数对颗石藻演化的调控作用. |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3071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