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漓江流域降水-径流特征变化分析研究
TV11%P343.9; 为揭示变化环境下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降水-径流特征的影响,选用集总式水文模型MODHYDROLOG模拟漓江流域2008-2016年的日径流量,在不同时段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模型时变参数的相关性,揭示流域降水-径流特征的变化情况,探索流域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动态定量感知.结果表明,MODHYDROLOG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漓江流域的日径流过程,NSE和R2均超过0.7,Dv在0.2%以内.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地下水相关参数dlev、k1、k3等密切相关,个别与植被相关参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渗透和洼地相关参数并未体现出显著性.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8; pp. 97 - 105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15.08.2022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7-2284 |
Cover
Summary: | TV11%P343.9; 为揭示变化环境下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降水-径流特征的影响,选用集总式水文模型MODHYDROLOG模拟漓江流域2008-2016年的日径流量,在不同时段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模型时变参数的相关性,揭示流域降水-径流特征的变化情况,探索流域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动态定量感知.结果表明,MODHYDROLOG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漓江流域的日径流过程,NSE和R2均超过0.7,Dv在0.2%以内.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地下水相关参数dlev、k1、k3等密切相关,个别与植被相关参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渗透和洼地相关参数并未体现出显著性.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产汇流的影响,表现为耕地和林地会抑制地下水基准面抬升,增加地下水深层渗漏量,同时促进基流交换作用从而有利于含水层对河道的补给,水域和城乡的作用机制则相反.草地减小了壤中流的比例,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变化环境下流域的水文模拟及预报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
---|---|
ISSN: | 1007-2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