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海绵城市的公众认知调研

TV85%TU98;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继设立30座试点城市之后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然而当前较低的公众参与程度将影响海绵城市长期可持续建设与发展.以武汉市青山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为例,开展了公众对海绵城市的概念、效果和集资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775份有效问卷的结果分析表明,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效果方面,82%的受访者对海绵城市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年龄小、学历低、在汉居住时间短、月收入低的群体对海绵城市的了解情况较差;年长者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海绵城市,而中青年人群主要通过手机APP了解海绵城市;八至九成以上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认可海绵城市在减轻城市内涝、增加城区绿化面积、提升生活条件和提高房地产价格方面...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11; pp. 118 - 123
Main Authors 郑珊, 邹弘晖, 唐郁婷, 曹利勇, 宋蕊香, 张翔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10.11.202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084%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地理科学系,浙江宁波 315100%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海绵公司,湖北武汉 430072%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2284
DOI10.12396/znsd.22003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V85%TU98;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继设立30座试点城市之后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然而当前较低的公众参与程度将影响海绵城市长期可持续建设与发展.以武汉市青山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为例,开展了公众对海绵城市的概念、效果和集资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775份有效问卷的结果分析表明,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效果方面,82%的受访者对海绵城市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年龄小、学历低、在汉居住时间短、月收入低的群体对海绵城市的了解情况较差;年长者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海绵城市,而中青年人群主要通过手机APP了解海绵城市;八至九成以上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认可海绵城市在减轻城市内涝、增加城区绿化面积、提升生活条件和提高房地产价格方面的效果.在集资方式方面,七成以上受访者认为公私合营比政府单独出资更有利于经济持续性发展,但仍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首选了政府出资的集资方式,年龄越大的受访者选择政府单独出资的比例越高,而认为内涝由多种因素造成或认为海绵城市具有缓解城市内涝和提升生活条件效益的受访者更加认同采用多种方式为海绵城市建设集资.研究可为增强海绵城市建设公众参与度及公众出资等提供参考.
ISSN:1007-2284
DOI:10.12396/znsd.2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