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河流域泥石流空间格局和趋势预估

P642; 为揭示青海黄河流域泥石流空间格局和易发性变化趋势,利用耦合地理探测器的信息量模型量化控制因子对研究区泥石流的空间解释力和不同极端降雨情景下泥石流的易发性.研究结果表明:泥沙连通度、大于10 mm降雨日数、连续3日最大降雨量和地层岩性是决定泥石流空间格局的关键因子.当前情景下泥石流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中部的陡峭山区;极端降雨情境下,极高和高易发性的新增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山地以及中部的阿尼玛卿雪山两侧.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3; no. 1; pp. 10 - 19
Main Authors 张地, 张岩, 杨海明, 李延福, 谢东武, 徐啸川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青海省有色第三地质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0%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1.02.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42; 为揭示青海黄河流域泥石流空间格局和易发性变化趋势,利用耦合地理探测器的信息量模型量化控制因子对研究区泥石流的空间解释力和不同极端降雨情景下泥石流的易发性.研究结果表明:泥沙连通度、大于10 mm降雨日数、连续3日最大降雨量和地层岩性是决定泥石流空间格局的关键因子.当前情景下泥石流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中部的陡峭山区;极端降雨情境下,极高和高易发性的新增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山地以及中部的阿尼玛卿雪山两侧.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ISSN:1008-0562
DOI:10.11956/j.issn.1008-0562.2024.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