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多线隧道掘进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TU443; 目的 小净距多线隧道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施工步骤繁多且掘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需设计合理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并行掘进方案.方法 采用2种不同开挖顺序的并行掘进方案,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比较2种方案的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发展规律,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模型的准确性,确定掘进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结果表明,开挖顺序对围岩间相互作用影响明显,中隧应力和变形受影响最大.中隧先挖法可以较好地避免应力较为集中现象,2种开挖方式的变形值均在安全范围内;依次开挖法和中隧先挖法拱腰处水平应力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依次开挖法的拱顶处垂直应力比中隧先挖法的大40%左右;中隧先挖法的拱腰水...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4; no. 1; pp. 176 - 184
Main Authors 刘莉, 张正, 刘军, 欧臣, 赵英博, 赵伏田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海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U443; 目的 小净距多线隧道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施工步骤繁多且掘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需设计合理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并行掘进方案.方法 采用2种不同开挖顺序的并行掘进方案,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比较2种方案的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发展规律,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模型的准确性,确定掘进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结果表明,开挖顺序对围岩间相互作用影响明显,中隧应力和变形受影响最大.中隧先挖法可以较好地避免应力较为集中现象,2种开挖方式的变形值均在安全范围内;依次开挖法和中隧先挖法拱腰处水平应力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依次开挖法的拱顶处垂直应力比中隧先挖法的大40%左右;中隧先挖法的拱腰水平变形和拱顶沉降值分别比依次开挖法的增大23%,26%,但中隧先挖法开挖初期的沉降值较少;中隧先挖进度较快,应力和沉降控制能力优于依次开挖法,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反映真实施工情况,现场监测结果也表明中隧先挖法适用于小净距隧道进口段施工.结论 综合考虑衬砌结构应力、变形和施工工期,现场可采用中隧先挖法进行施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小净距多线并行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ISSN:1673-9787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307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