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车拐地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TE122; 红车拐地区紧邻玛湖凹陷,区内百口泉组的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目的层储层相关特征认识模糊,阻碍勘探进一步深入.为了揭示红车拐地区百口泉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岩心观察、相关岩石薄片分析(普通、荧光以及铸体)、扫描电镜、物性以及试油等资料,对百口泉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物性、孔隙结构以及储集空间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岩石类型以砂岩和砾岩为主,百二段以中岩屑砾岩为主,百三段以岩屑砂岩为主;储集层属于低孔特低-低渗类,含油性同物性呈正相关关系;百三段储层孔隙结构好于百二段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其次为次生孔隙和微裂缝,沉积微相和岩石组构对有利储层分布和储集质量...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0; no. 2; pp. 58 - 69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4%重庆科技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 克拉玛依834000
01.03.202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3-9787 |
DOI | 10.16186/j.cnki.1673-9787.2019070012 |
Cover
Summary: | TE122; 红车拐地区紧邻玛湖凹陷,区内百口泉组的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目的层储层相关特征认识模糊,阻碍勘探进一步深入.为了揭示红车拐地区百口泉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岩心观察、相关岩石薄片分析(普通、荧光以及铸体)、扫描电镜、物性以及试油等资料,对百口泉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物性、孔隙结构以及储集空间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岩石类型以砂岩和砾岩为主,百二段以中岩屑砾岩为主,百三段以岩屑砂岩为主;储集层属于低孔特低-低渗类,含油性同物性呈正相关关系;百三段储层孔隙结构好于百二段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其次为次生孔隙和微裂缝,沉积微相和岩石组构对有利储层分布和储集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是储集物性较低的根本因素,胶结物以及沉积组分为后期溶蚀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古地貌控制有利储层平面展布,强烈挤压造成的异常压力和微裂缝有利于储集物性的改善. |
---|---|
ISSN: | 1673-9787 |
DOI: | 10.16186/j.cnki.1673-9787.201907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