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地幔捕掳体内磷灰石的发现及地幔交代作用

P571%P581; 目的 地幔交代作用是岩石圈演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显性交代作用以出现交代成因的地幔矿物为特征,可为地幔交代作用提供直接证据,磷灰石是地幔中交代成因的典型矿物.中生代以来,太行山构造带东侧的华北板块岩石圈明显减薄,而西侧仍保留较厚的岩石圈,太行山构造带是华北克拉通东部被破坏区与西部稳定区的过渡带.因此,太行山构造带的地幔包体对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具有重要意义.鹤壁地区位于太行山构造带上,发育有金伯利岩等深源岩浆岩.方法 本文以金伯利岩携带的地幔包体为研究对象,探讨鹤壁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通过人工重砂的方法,从地幔包体中分选出数粒磷灰石和一粒被辉石包裹的磷灰石.结果 体视显微镜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3; no. 1; pp. 61 - 67
Main Authors 秦战营, 姜江, 任栩颖, 齐永安, 张艳林, 侯广顺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6 2024
河南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5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571%P581; 目的 地幔交代作用是岩石圈演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显性交代作用以出现交代成因的地幔矿物为特征,可为地幔交代作用提供直接证据,磷灰石是地幔中交代成因的典型矿物.中生代以来,太行山构造带东侧的华北板块岩石圈明显减薄,而西侧仍保留较厚的岩石圈,太行山构造带是华北克拉通东部被破坏区与西部稳定区的过渡带.因此,太行山构造带的地幔包体对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具有重要意义.鹤壁地区位于太行山构造带上,发育有金伯利岩等深源岩浆岩.方法 本文以金伯利岩携带的地幔包体为研究对象,探讨鹤壁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通过人工重砂的方法,从地幔包体中分选出数粒磷灰石和一粒被辉石包裹的磷灰石.结果 体视显微镜下,磷灰石无色,透明,具玻璃光泽,呈短柱状;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被包裹的矿物主要由Ca,P,O,F元素组成,寄主矿物主要由Si,Fe,Mg,Al,O元素组成;电子探针结果表明,磷灰石中w(CaO)为53.525%~56.514%,w(P2O5)为37.372%~40.851%;实验岩石学研究认为,顽火辉石+方解石→橄榄石+透辉石+CO2,磷灰石等作为副矿物产出.因此,辉石包裹磷灰石的矿物组合属于地幔交代成因,指示了显性交代作用.结论 磷灰石这种显性地幔交代成因矿物的发现,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经历显性交代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
ISSN:1673-9787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109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