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入渗下岩堆细颗粒运移沉积物理模拟研究

P642.2; 针对岩堆沿圆弧滑面滑动失稳破坏问题,开展降雨入渗下岩堆细颗粒运移沉积物理模拟试验,揭示岩堆内部圆弧滑面形成过程,分析细颗粒在岩堆中的运移沉积规律和沉积结构形式,并基于大剪试验对骨架型岩堆进行稳定性分析,定性解释细颗粒分布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孔隙结构、细颗粒条件和水动力条件下,岩堆内的细颗粒易随地下水渗流路径迁移,形成岩堆内圆弧状相对隔水层;通过试验统计,岩堆中存在多级圆弧沉积面、浅表层圆弧沉积面和基底近直线圆弧沉积面,这些部位由粗粒土转变为碎石土,渗透系数降低,地下水入渗造成孔压、渗透压增大,内摩擦角降低,影响岩堆稳定性;对于崩塌之初以骨架型为主的岩堆,内部细颗...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2; no. 2; pp. 77 - 86
Main Authors 姜思源, 向喜琼, 李彦荣, 杨鑫婷, 王军义, 谭利丽, 吕亚东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贵州大学 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01.03.2023
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3-9787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1010077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42.2; 针对岩堆沿圆弧滑面滑动失稳破坏问题,开展降雨入渗下岩堆细颗粒运移沉积物理模拟试验,揭示岩堆内部圆弧滑面形成过程,分析细颗粒在岩堆中的运移沉积规律和沉积结构形式,并基于大剪试验对骨架型岩堆进行稳定性分析,定性解释细颗粒分布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孔隙结构、细颗粒条件和水动力条件下,岩堆内的细颗粒易随地下水渗流路径迁移,形成岩堆内圆弧状相对隔水层;通过试验统计,岩堆中存在多级圆弧沉积面、浅表层圆弧沉积面和基底近直线圆弧沉积面,这些部位由粗粒土转变为碎石土,渗透系数降低,地下水入渗造成孔压、渗透压增大,内摩擦角降低,影响岩堆稳定性;对于崩塌之初以骨架型为主的岩堆,内部细颗粒的运移沉积可能引起岩堆的失稳破坏;基于高密度电法的贵州某岩堆实例探测可知,细颗粒运移造成岩堆浅层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ISSN:1673-9787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10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