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焦作段河岸植物水分来源同位素水文学解析

P69; 目的 为探究河岸植物的水分来源,方法 以黄河中游典型河段河岸生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氢氧稳定同位素、氯离子浓度和土壤含水率特征,并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河岸生态植被水分来源.结果 结果表明:δ2H-δ18O图谱显示土壤水线为δ2H=5.74δ18O-15.67,斜率明显小于当地大气降水线斜率;土壤水lc-excess(土壤水同位素点偏离LMWL的程度)显示土壤水同位素δ2H-δ18O关系点显著偏离LMWL;河岸植物(芦苇和柽柳)木质部水δ2H,δ18O值与土壤水线基本重叠;垂向土壤含水率、稳定同位素(δ2H,δ18O)、Cl-质量浓度具有明显分层特征;贝叶斯混合模型Mi...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3; no. 4; pp. 87 - 95
Main Authors 王继华, 郑凯, 豆敬峰, 李涛, 黄平华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地下水资源调查监测研究),河南 郑州 450016%河南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01.07.2024
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河南 郑州 450016
自然资源部黄河流域中下游水土资源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1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9; 目的 为探究河岸植物的水分来源,方法 以黄河中游典型河段河岸生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氢氧稳定同位素、氯离子浓度和土壤含水率特征,并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河岸生态植被水分来源.结果 结果表明:δ2H-δ18O图谱显示土壤水线为δ2H=5.74δ18O-15.67,斜率明显小于当地大气降水线斜率;土壤水lc-excess(土壤水同位素点偏离LMWL的程度)显示土壤水同位素δ2H-δ18O关系点显著偏离LMWL;河岸植物(芦苇和柽柳)木质部水δ2H,δ18O值与土壤水线基本重叠;垂向土壤含水率、稳定同位素(δ2H,δ18O)、Cl-质量浓度具有明显分层特征;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模拟结果指示,土壤水对柽柳和芦苇水分贡献率为60.3%~73.6%,河水对柽柳和芦苇水分贡献率为 10.3%~19.2%,再次为潜水;校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河水对植物水分贡献率显著上升,最大上升至 30.3%,土壤水贡献率降至 53.9%~60.6%.结论 研究区降水、河水、潜水和土壤水之间水力联系紧密,具有强烈补给关系,且土壤水受到过强蒸发;植物水的主要水分来源为土壤水,其次是河水;不同层土壤含水率(浅层、中层、深层)因主要水源不同,以致含水率随埋深增加呈不同变化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对河岸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ISSN:1673-9787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205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