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番茄青枯菌菌系多样性分析
S436.412.1+5; [目的]分离鉴定赣南地区番茄青枯病菌,明确菌系分化,为当地番茄抗青枯病育种和病害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江西省赣南地区采集番茄青枯病病株,经选择性平板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获得不同地理来源的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株.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接种番茄试验,鉴定青枯菌的生化变种和致病类型.PCR扩增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l序列,明确青枯菌的演化型和序列变种.双层平板培养法测定其对8个不同噬菌体的敏感性.[结果]获得了来自赣南地区9个市(县)的番茄青枯菌菌株44个,其中,41个菌株为生化变种Ⅲ,3个菌株为生化变种Ⅳ;致病力测定结果聚为I、II和III...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Vol. 43; no. 1; pp. 67 - 76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2
2022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 赣州 341000%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S436.412.1+5; [目的]分离鉴定赣南地区番茄青枯病菌,明确菌系分化,为当地番茄抗青枯病育种和病害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江西省赣南地区采集番茄青枯病病株,经选择性平板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获得不同地理来源的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株.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接种番茄试验,鉴定青枯菌的生化变种和致病类型.PCR扩增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l序列,明确青枯菌的演化型和序列变种.双层平板培养法测定其对8个不同噬菌体的敏感性.[结果]获得了来自赣南地区9个市(县)的番茄青枯菌菌株44个,其中,41个菌株为生化变种Ⅲ,3个菌株为生化变种Ⅳ;致病力测定结果聚为I、II和III类,其致病力分别为强、中和弱,其中,强致病力菌株占65.9%.所有菌株属于亚洲分支演化型(Ⅰ),并进一步划分为Sequevar13、14、15、17、18、34、44和48等8个序列变种.大部分菌株对供试的8个噬菌体敏感.[结论]赣南地区番茄青枯菌以生化变种III和强致病力菌株为主,对噬菌体较敏感,存在8个序列变种,具有明显的菌系分化现象和遗传多样性. |
---|---|
ISSN: | 1001-411X |
DOI: | 10.7671/j.issn.1001-411X.202101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