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大断面矩形顶管掘进面稳定性及支护压力分析

TU43%U455.47;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某车站附属地下工程为背景,对矩形顶管掘进面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建立梯形楔形体修正模型,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有效支护压力表达式.通过最优化方法得到破坏模式及其对应的极限支护压力,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支护压力随土体强度参数增大而减小,随隧道几何参数增大而增大;与传统筒仓模型相比较,发现优化模型计算得出的极限支护压力值更大,且更有利于规避施工风险;工程实际支护压力(71.00~90.00 kPa)大于模型计算结果(51.36 kPa),说明仓内支护压力合适,由此推测,依托工程发生的地表塌陷或较大沉降是施工故障或不利地层条件引起的支护力不足造...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3; no. 5; pp. 612 - 620
Main Authors 俞淼, 刘维, 史培新, 贾鹏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苏州大学 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 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U43%U455.47;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某车站附属地下工程为背景,对矩形顶管掘进面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建立梯形楔形体修正模型,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有效支护压力表达式.通过最优化方法得到破坏模式及其对应的极限支护压力,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支护压力随土体强度参数增大而减小,随隧道几何参数增大而增大;与传统筒仓模型相比较,发现优化模型计算得出的极限支护压力值更大,且更有利于规避施工风险;工程实际支护压力(71.00~90.00 kPa)大于模型计算结果(51.36 kPa),说明仓内支护压力合适,由此推测,依托工程发生的地表塌陷或较大沉降是施工故障或不利地层条件引起的支护力不足造成的.
ISSN:1671-7775
DOI:10.3969/j.issn.1671-7775.2022.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