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恢复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P531%P931;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Vol. 41; no. 4; pp. 475 - 490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5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 延安,717400
01.07.2019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P531%P931;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与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分布认为,拉张活动背景下的坳陷带以及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块,前寒武纪古地貌格局影响了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与分布.恢复古地貌形态对于揭示物源供给,研究沉积物搬运、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探究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以及进一步揭示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
---|---|
ISSN: | 1672-6561 |
DOI: | 10.3969/j.issn.1672-6561.2019.04.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