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土地综合影响的我国油茶农业气候区划

从作物气候适宜性评价出发,考虑坡度、土壤厚度等土地因素影响,利用全国油茶种植点地理信息、土地数据以及1986-2023年242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技术,重点开展油茶种植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省级区域扩种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油茶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1月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 ℃活动积温、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10 ℃连续日数和年降水量;考虑气候-土地共同作用较未考虑土地影响的气候适宜区划缩减了 2/3,其适宜种植地区为长江及以南地带,尤其是四川盆地—秦岭—淮河以南及云贵高原以东至沿海地区,面积达7.319×107 hm2,远高于当前种植面积(4.723 ×...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应用气象学报 Vol. 35; no. 4; pp. 444 - 455
Main Authors 孙光辉, 段居琦, 李俊儒, 廖要明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 401147 01.07.2024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重庆 401147%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香港科技大学,香港 99907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从作物气候适宜性评价出发,考虑坡度、土壤厚度等土地因素影响,利用全国油茶种植点地理信息、土地数据以及1986-2023年242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技术,重点开展油茶种植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省级区域扩种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油茶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1月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 ℃活动积温、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10 ℃连续日数和年降水量;考虑气候-土地共同作用较未考虑土地影响的气候适宜区划缩减了 2/3,其适宜种植地区为长江及以南地带,尤其是四川盆地—秦岭—淮河以南及云贵高原以东至沿海地区,面积达7.319×107 hm2,远高于当前种植面积(4.723 × 106 hm2),具有较大的扩种潜力.基于此,在规划油茶种植布局时,除考虑湖南、江西、广西、湖北等主要种植区外,应考虑云南、四川、广东、重庆等扩种潜力较大的省份,适当提高其种植面积.
ISSN:1001-7313
DOI:10.11898/1001-7313.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