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产能时空演变及其提升对策
F301.2%P237; 东北黑土地产能变化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对于保护东北黑土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EVI数据,利用阈值法以作物最优生长时长(MAD)表征黑土地产能,揭示2010~2018年东北黑土地产能的时空演变及提升潜力.结果表明:①东北黑土地产能整体由中南向西北递减,以作物最优生长时长2~4级为主,种植集中区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东部及三江平原中西部地区;②东北黑土地产能2010~2018年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0%左右的黑土地产能保持稳定,产能显著提升的黑土地占3.99%,产能显著下降的占24.88%;③东北黑土地产能提升潜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空间上呈...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Vol. 45; no. 2; pp. 338 - 349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01.03.202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2-6561 |
DOI | 10.19814/j.jese.2022.04044 |
Cover
Summary: | F301.2%P237; 东北黑土地产能变化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对于保护东北黑土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EVI数据,利用阈值法以作物最优生长时长(MAD)表征黑土地产能,揭示2010~2018年东北黑土地产能的时空演变及提升潜力.结果表明:①东北黑土地产能整体由中南向西北递减,以作物最优生长时长2~4级为主,种植集中区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东部及三江平原中西部地区;②东北黑土地产能2010~2018年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0%左右的黑土地产能保持稳定,产能显著提升的黑土地占3.99%,产能显著下降的占24.88%;③东北黑土地产能提升潜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状态,具有较大提升潜力的耕地较少.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参考黑土地保护的梨树模式、龙江模式,针对黑土地出现的"变薄、变瘦、变硬"等问题,提出了东北黑土地产能提升与保护的政策建议. |
---|---|
ISSN: | 1672-6561 |
DOI: | 10.19814/j.jese.2022.04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