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落组成的吲哚代谢菌筛选及特性研究

X172; 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揭示微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及优势菌属.与传统的纯培养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研究.结合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数据,在同一阶段筛选菌株,考察了筛选得到的菌株菌属和微生物群落中优势菌属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考察了菌株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在同一阶段,纯培养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与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属对应的单菌株.Burkholderia sp.YJIP-F1的吲哚降解和靛蓝生成能力在8株菌中最优.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菌株合成靛蓝产率,最优条件为吲哚0.14 g/L,苯酚0.17 g/L,酵母浸粉0.16 g/L.相比初始条件,靛蓝产率提高了1.43倍,为生物法合成靛蓝类色...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Vol. 62; no. 6; pp. 559 - 569
Main Authors 杨婧, 陈卓, 赵博, 谭佳, 吴炜泽, 戴春晓, 曲媛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01.11.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172; 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揭示微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及优势菌属.与传统的纯培养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研究.结合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数据,在同一阶段筛选菌株,考察了筛选得到的菌株菌属和微生物群落中优势菌属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考察了菌株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在同一阶段,纯培养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与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属对应的单菌株.Burkholderia sp.YJIP-F1的吲哚降解和靛蓝生成能力在8株菌中最优.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菌株合成靛蓝产率,最优条件为吲哚0.14 g/L,苯酚0.17 g/L,酵母浸粉0.16 g/L.相比初始条件,靛蓝产率提高了1.43倍,为生物法合成靛蓝类色素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
ISSN:1000-8608
DOI:10.7511/dllgxb2022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