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近岸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资源现状

S932.4; 为探明福建近岸海域鱼类群落,本研究于2022年5月(春季)、11月(秋季)和2023年2月(冬季)、7月(夏季)在福建近岸海域开展了 4个季度的底拖网采样调查,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受干扰程度等,并阐述了鱼类群落的群聚结构.本研究共采集鱼类200种,隶属于22目80科149属.适温类型以暖水性为主(占比75.00%),区系类型以底层鱼类为主(占比47.50%).鱼类平均质量密度为687.16kg/km2,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平均丰度为42 909.10ind./km2,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季度优势种共计14种,其中日本带鱼为全年优势种.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Vol. 33; no. 3; pp. 755 - 767
Main Authors 吴同晋, 沈长春, 钟俊生, 蔡建堤, 余伟, 马超, 徐春燕, 庄之栋, 谢少卿, 刘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上海 201306 01.05.2024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13%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上海 20130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5566
DOI10.12024/jsou.2023110435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932.4; 为探明福建近岸海域鱼类群落,本研究于2022年5月(春季)、11月(秋季)和2023年2月(冬季)、7月(夏季)在福建近岸海域开展了 4个季度的底拖网采样调查,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受干扰程度等,并阐述了鱼类群落的群聚结构.本研究共采集鱼类200种,隶属于22目80科149属.适温类型以暖水性为主(占比75.00%),区系类型以底层鱼类为主(占比47.50%).鱼类平均质量密度为687.16kg/km2,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平均丰度为42 909.10ind./km2,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季度优势种共计14种,其中日本带鱼为全年优势种.秋季鱼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D)最高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J')全年变化幅度不大,峰值出现在冬季.聚类分析显示,福建近岸海域鱼类群落可明显分为北部近岸和南部近岸2种类型鱼类群落,且群落种类组成在各季节不同区域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数量生物量曲线显示,鱼类群落在春季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均受到严重干扰.
ISSN:1674-5566
DOI:10.12024/jsou.2023110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