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系统对战机的探测性能仿真分析

TN215; 通过新建战机尾焰的红外辐射椭圆体模型,改进了战机红外辐射的计算方法,并得到了战机在3~5 μm波段红外辐射的空间分布曲线.通过对该曲线的分析,发现该战机的红外辐射在机尾和机头各有4个辐射强度相同的极值方向.考虑到臭氧在3~5 μm波段内的吸收、地面遮挡红外辐射传输和探测大气层外目标等因素,引入红外辐射大气传输距离概念进一步完善3~5 μm波段红外辐射大气传输模型.以归一化探测度不同的2种红外探测器构建的红外系统为例,仿真得到战机的作用距离随探测方向变化的曲线.计算结果表明,红外系统对战机的作用距离极值并不在战机红外辐射极值方向上,且当系统作用距离较远时,大气衰减对作用距离的影响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Vol. 46; no. 5; pp. 99 - 109
Main Authors 王亮, 童忠诚, 吴俊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安徽合肥 230037 01.10.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2486
DOI10.11887/j.cn.20240501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N215; 通过新建战机尾焰的红外辐射椭圆体模型,改进了战机红外辐射的计算方法,并得到了战机在3~5 μm波段红外辐射的空间分布曲线.通过对该曲线的分析,发现该战机的红外辐射在机尾和机头各有4个辐射强度相同的极值方向.考虑到臭氧在3~5 μm波段内的吸收、地面遮挡红外辐射传输和探测大气层外目标等因素,引入红外辐射大气传输距离概念进一步完善3~5 μm波段红外辐射大气传输模型.以归一化探测度不同的2种红外探测器构建的红外系统为例,仿真得到战机的作用距离随探测方向变化的曲线.计算结果表明,红外系统对战机的作用距离极值并不在战机红外辐射极值方向上,且当系统作用距离较远时,大气衰减对作用距离的影响将超过战机红外辐射的影响.
ISSN:1001-2486
DOI:10.11887/j.cn.2024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