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T辐射接枝改性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TQ316.6+1%R331.1+43%R457.1; 目的 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接枝不同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苯乙烯磺酸钠(SSS)、AA+AM、AA+SSS]对血小板黏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γ射线辐照将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苯乙烯磺酸钠(SSS)、AA+AM、AA+SSS]接枝到PBT表面,依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润湿时间等指标表征接枝后的PBT;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接枝不同单体的PBT对血小板的活化、聚集情况,同时测定通过接枝不同单体的PBT的血小板浓度、最大聚集能力、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低渗休克率(HSR)...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输血杂志 Vol. 37; no. 6; pp. 666 - 672
Main Authors 罗秋艳, 黄启超, 王衡东, 沈丽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上海 201620%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01.06.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Q316.6+1%R331.1+43%R457.1; 目的 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接枝不同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苯乙烯磺酸钠(SSS)、AA+AM、AA+SSS]对血小板黏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γ射线辐照将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苯乙烯磺酸钠(SSS)、AA+AM、AA+SSS]接枝到PBT表面,依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润湿时间等指标表征接枝后的PBT;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接枝不同单体的PBT对血小板的活化、聚集情况,同时测定通过接枝不同单体的PBT的血小板浓度、最大聚集能力、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低渗休克率(HSR),考察其对血小板粘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FTIR上出现了AA、AM、SSS的特征吸收峰,且接枝后的材料亲水性明显改善,表明单体接枝成功;SEM结果显示,PBT原样导致的血小板活化聚集程度明显高于改性后的PBT;滤过PBT原样的血小板与血小板原样相比:血小板浓度为(533.00±4.58 vs 672.00±3.61)×109/L,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48.80±0.96 vs 58.60±1.37)%,CD62p阳性表达率为(45.35±0.58 vs 39.90±0.52)%,血小板 HSR 为(48.74±0.46 vs 51.86±0.93)%(P<0.05).与PBT原样相比,接枝不同单体后的PBT材料导致的血小板损失和血小板功能损伤都明显下降(P<0.05),其中PBT-(AA+AM)对血小板的综合影响最小[血小板浓度(637.00±2.65)×109/L,血小板最大聚集率(62.45±0.61)%,CD62p阳性表达率(37.39±0.42)%,血小板HSR(53.51±0.58)%].结论 表面接枝AA+AM的PBT对血小板的黏附及功能损伤的综合影响明显小于接枝其他单体的PBT,有望进一步开发用于血小板制剂中去除白细胞的过滤材料.
ISSN:1004-549X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24.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