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感应电荷对放电活动特征的影响
为探究闪电放电后电荷重置方案中异极性电荷植入法对雷暴云放电效应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2011年8月12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雷暴个例,通过控制倍数改变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进行大量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对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和云闪通道长度有明显影响.通道感应电荷量增加,即空间异极性电荷堆增多,加大空间电荷结构复杂程度;云闪通道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穿越与自身极性相同的电荷堆,导致短通道云闪频次增加.通道感应电荷累积总量相同,不同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下云闪频次与通道电荷平均累积量呈负相关,即通道感应电荷平均累积量增大,云闪频次减少.而地闪频次、类型与通道感应电荷量...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应用气象学报 Vol. 30; no. 1; pp. 105 - 116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201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为探究闪电放电后电荷重置方案中异极性电荷植入法对雷暴云放电效应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2011年8月12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雷暴个例,通过控制倍数改变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进行大量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对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和云闪通道长度有明显影响.通道感应电荷量增加,即空间异极性电荷堆增多,加大空间电荷结构复杂程度;云闪通道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穿越与自身极性相同的电荷堆,导致短通道云闪频次增加.通道感应电荷累积总量相同,不同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下云闪频次与通道电荷平均累积量呈负相关,即通道感应电荷平均累积量增大,云闪频次减少.而地闪频次、类型与通道感应电荷量相关性不明显. |
---|---|
ISSN: | 1001-7313 |
DOI: | 10.11898/1001-7313.2019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