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地浸采区三维建模与应用研究
TL21; 为研究多源信息融合的地浸采区三维建模技术并验证模型的应用效果,以新疆某砂岩型铀矿C16-1、C16-2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钻孔测井数据,综合采用径向基函数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建立了包含岩性、铀品位分布特征、钻孔采矿工程等多源信息融合的地浸采区三维数字化模型.通过钻孔岩性空间分布、厚度占比、铀品位分布的联合分析,结合模型的流体颗粒运移研究,查明了C16-1较C16-2采区浸采效果差的主要原因:C16-1采区的上翼矿体在现有钻孔工程及过滤器布置条件下不能有效浸出.以模型为指导,对C16-1采区浸采效果差的地段进行补孔,补孔的浸出液铀浓度达C16-1采区平均铀浓度的1.6~7.7倍,表...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原子能科学技术 Vol. 55; no. z2; pp. 364 - 372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 101149%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中国铀业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新疆 伊宁 835000%东华理工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0.07.202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6931 |
DOI | 10.7538/yzk.2021.zhuankan.0204 |
Cover
Summary: | TL21; 为研究多源信息融合的地浸采区三维建模技术并验证模型的应用效果,以新疆某砂岩型铀矿C16-1、C16-2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钻孔测井数据,综合采用径向基函数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建立了包含岩性、铀品位分布特征、钻孔采矿工程等多源信息融合的地浸采区三维数字化模型.通过钻孔岩性空间分布、厚度占比、铀品位分布的联合分析,结合模型的流体颗粒运移研究,查明了C16-1较C16-2采区浸采效果差的主要原因:C16-1采区的上翼矿体在现有钻孔工程及过滤器布置条件下不能有效浸出.以模型为指导,对C16-1采区浸采效果差的地段进行补孔,补孔的浸出液铀浓度达C16-1采区平均铀浓度的1.6~7.7倍,表明该模型对地浸生产具有良好的指作用. |
---|---|
ISSN: | 1000-6931 |
DOI: | 10.7538/yzk.2021.zhuankan.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