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内超细雾滴蒸发—弥散特性与影响规律研究

TD711%TD714; 在巷道内应用超细雾化降尘技术后可大幅提高降尘效率,但易使巷道能见度下降,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雾滴蒸发—弥散模型,研究了粒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对雾滴蒸发—弥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雾滴粒径的减小,其完全蒸发时间缩短,且缩短速率逐渐增大,当雾滴粒径由200 μm减小至20 μm后,其完全蒸发时间由 7.350 0 s缩短至 0.001 9 s,缩短了99.97%;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雾滴蒸发速率增大,当温度由 5℃升至 30℃时,粒径20 μm的雾滴完全蒸发时间减少了80.0%,相对湿度达到 80%后雾滴蒸发速率迅速减小;随着风...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矿业安全与环保 Vol. 51; no. 6; pp. 26 - 34
Main Authors 林明磊, 刘建国, 金龙哲, 吴雪冰, 周玉竹, 穆拉提·居尔艾提, 毋豪盛, 刘沱江, 查舰, 杨保国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科技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 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01.12.2024
北京科技大学 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二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0%北京科技大学 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5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山西 太原 0302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4495
DOI10.19835/j.issn.1008-4495.20240666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711%TD714; 在巷道内应用超细雾化降尘技术后可大幅提高降尘效率,但易使巷道能见度下降,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雾滴蒸发—弥散模型,研究了粒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对雾滴蒸发—弥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雾滴粒径的减小,其完全蒸发时间缩短,且缩短速率逐渐增大,当雾滴粒径由200 μm减小至20 μm后,其完全蒸发时间由 7.350 0 s缩短至 0.001 9 s,缩短了99.97%;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雾滴蒸发速率增大,当温度由 5℃升至 30℃时,粒径20 μm的雾滴完全蒸发时间减少了80.0%,相对湿度达到 80%后雾滴蒸发速率迅速减小;随着风速的增大,雾滴弥散距离增加,粒径小于20 μm的超细雾滴是弥散雾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井下煤巷实测了雾滴弥散特性,随着巷道距离的增加,雾滴平均粒径与体积、数量浓度均逐渐减小,当扩散距离达到45 m后迅速减小,大粒径雾滴逐渐沉降,小粒径雾滴在巷道内弥散;巷道截面中心位置是雾滴聚积的区域,是影响巷道能见度的关键位置.
ISSN:1008-4495
DOI:10.19835/j.issn.1008-4495.2024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