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强化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及碳排放
X703.1; 为研究生物炭对生物滤池强化作用及其在"双碳"背景下碳排放量与去除效果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以秸秆生物炭强化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在中温环境(25~30℃)下,探究了生物炭强化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时间、处理能力、稳定性以及日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滤池的挂膜时长为14d;当水力负荷和进水流量分别为0.045m3/(m2·h)和0.9m3/d时,系统的最佳进水水力停留时间为8h,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0%、79.1%、62.5%、78.4%;当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流量分别为8h和1.2 m3/d,系统最佳的水力负荷为0.030m3/(m2·h...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2; pp. 315 - 322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31%萍乡学院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萍乡 337000%九江市共青城生态环境局,九江 332020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0134 |
Cover
Summary: | X703.1; 为研究生物炭对生物滤池强化作用及其在"双碳"背景下碳排放量与去除效果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以秸秆生物炭强化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在中温环境(25~30℃)下,探究了生物炭强化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时间、处理能力、稳定性以及日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滤池的挂膜时长为14d;当水力负荷和进水流量分别为0.045m3/(m2·h)和0.9m3/d时,系统的最佳进水水力停留时间为8h,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0%、79.1%、62.5%、78.4%;当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流量分别为8h和1.2 m3/d,系统最佳的水力负荷为0.030m3/(m2·h),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3%、87.4%、68.1%、79.0%;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时期悬浮球与陶粒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含量相比刚驯化污泥上EPS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表明了生物滤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比较稳定且污泥活性也比较好;在8 h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以及进水流量0.9 m3/d的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达标排放的碳排放量为9.08 kg/d,因此采用生物炭强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0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