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糟与菊芋渣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TS209; 利用青贮原理将白酒糟和菊芋渣混合进行固态发酵,二者按照不同鲜质量比发酵10、30、60 d时,分别考察营养成分、木质纤维含量和发酵特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当白酒糟和菊芋渣以1.2:1和1:1.5比例发酵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相对饲用价值和生物降解潜力较高.发酵过程中pH值、乳酸和氨氮含量等特性参数均处于优良青贮品质范围,V-score评分均为优等.白酒糟或菊芋渣单独发酵期间主要以变形菌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混合...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6; no. 15; pp. 235 - 244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兰州 730050
01.08.2020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兰州 730050%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兰州 730050%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兰州 73005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5.029 |
Cover
Summary: | TS209; 利用青贮原理将白酒糟和菊芋渣混合进行固态发酵,二者按照不同鲜质量比发酵10、30、60 d时,分别考察营养成分、木质纤维含量和发酵特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当白酒糟和菊芋渣以1.2:1和1:1.5比例发酵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相对饲用价值和生物降解潜力较高.发酵过程中pH值、乳酸和氨氮含量等特性参数均处于优良青贮品质范围,V-score评分均为优等.白酒糟或菊芋渣单独发酵期间主要以变形菌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混合发酵时则演变为以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细菌为主.总之,白酒糟与菊芋渣能通过生化互补特性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质青贮,综合考虑糟渣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处理效率等因素,实际生产中建议以1.2:1比例混合青贮发酵30 d为宜,可获得良好发酵品质.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5.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