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极米洛半岛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变质作用与年代学研究

P581; 东南极普里兹构造带被认为受到格林维尔期及泛非期两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分别与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的演化密切相关,但对两期构造热事件的性质还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完善该构造带的演化历史,从矿物学、岩石学、相平衡模拟、锆石年代学等角度对普里兹构造带米洛半岛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主期矿物组合为尖晶石+堇青石+黑云母+矽线石+少量石榴子石+钾长石+钛铁矿,温压条件为 870~910℃、0.64~0.69 GPa,晚期退变至 810~820℃、0.49~0.53 GPa,并暗示了更高的峰期变质条件(T>910℃,P>0.69 GPa).CL图像显示锆石具有明显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质力学学报 Vol. 30; no. 3; pp. 487 - 505
Main Authors 刘昕淑, 王伟, 保红, 龚庭楠, 湛礼卿, 刘晓春, 赵越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01.06.2024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7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581; 东南极普里兹构造带被认为受到格林维尔期及泛非期两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分别与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的演化密切相关,但对两期构造热事件的性质还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完善该构造带的演化历史,从矿物学、岩石学、相平衡模拟、锆石年代学等角度对普里兹构造带米洛半岛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主期矿物组合为尖晶石+堇青石+黑云母+矽线石+少量石榴子石+钾长石+钛铁矿,温压条件为 870~910℃、0.64~0.69 GPa,晚期退变至 810~820℃、0.49~0.53 GPa,并暗示了更高的峰期变质条件(T>910℃,P>0.69 GPa).CL图像显示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结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显示核部年龄主要集中在 613±7 Ma到 877±9 Ma,最大值 916±11 Ma,比典型的格林维尔期年龄年轻.锆石边部加权平均年龄为 526±8 Ma,其 Th/U比值范围较大(0.06~1.23),多数Th/U比值较高(>0.1),应代表峰后冷却结晶阶段.尖晶石-堇青石麻粒岩记录了中低压/高温—超高温的变质条件,结合区域已有资料,可能具有顺时针轨迹,其变质演化历史可能反映了碰撞造山之后的伸展阶段,推测与冈瓦纳超大陆的聚合过程有关.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