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视角下西北地区耕地适宜性及开发潜力评价
P964; 中国耕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西北"水三线"地区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关键区域,识别潜在耕地资源中适宜开发的土地数量及空间分布,对确保极端情况下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栅格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与极限条件法评价潜在耕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潜力;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结构风险、土壤侵蚀风险、土地荒漠化风险限制,构建潜在耕地开发的生态风险模型;将自然适宜性潜力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叠置分级,评估潜在耕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结果表明:旱地农业情景下,西北"水三线"地区具备耕地开发潜力的土地面...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7; no. 7; pp. 235 - 243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 710055%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55%延长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延安 717199%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乌鲁木齐 830000%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5
01.04.2021
旱区生态水文与侵蚀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5%陕西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研究院/西北城镇化与国土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1.07.029 |
Cover
Summary: | P964; 中国耕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西北"水三线"地区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关键区域,识别潜在耕地资源中适宜开发的土地数量及空间分布,对确保极端情况下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栅格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与极限条件法评价潜在耕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潜力;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结构风险、土壤侵蚀风险、土地荒漠化风险限制,构建潜在耕地开发的生态风险模型;将自然适宜性潜力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叠置分级,评估潜在耕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结果表明:旱地农业情景下,西北"水三线"地区具备耕地开发潜力的土地面积约0.2万km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灌溉农业情景下,西北"水三线"地区具备耕地开发潜力的土地面积约9.5×104 km2,这些土地需要通过引水灌溉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才能实现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麓、塔里木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和内蒙古东部等内陆干旱区,未来如果具备灌溉水源条件,实施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有较大可开发潜力.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1.07.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