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
S127%F304.1; [目的]揭示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路径,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格局.[方法]以大湾区内地九市 160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结合区域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接待人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和GIS分组分析的方法对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肇庆、中山、东莞等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较多,但营业收入和接待人次较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为 7.90 km,理论预期最邻近距离...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广东农业科学 Vol. 50; no. 1; pp. 72 - 81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S127%F304.1; [目的]揭示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路径,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格局.[方法]以大湾区内地九市 160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结合区域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接待人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和GIS分组分析的方法对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肇庆、中山、东莞等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较多,但营业收入和接待人次较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为 7.90 km,理论预期最邻近距离为 9.27 km,最邻近指数R=0.85<1;核密度分析呈现1个"Y"状高密度区和2个点状次高密度区;根据伪F统计量,大湾区内地九市各县(市、区)可分为 3 个组别;城市总体规划缓冲区 20 km范围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最多,休闲农业与经济状况、旅游资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凝聚分布态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的高密度区和次高密度区,适宜建设乡镇振兴示范带、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单位等.内地九市中,形成两个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组别,包含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惠州博罗县,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珠海市斗门区和江门市新会区,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布局主要受到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农业的影响. |
---|---|
ISSN: | 1004-874X |
DOI: | 10.16768/j.issn.1004-874X.2023.0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