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农田氮磷淋溶发生特征研究进展

X52; 氮磷淋溶是旱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直接导致水体污染风险尤其是地下水氮磷含量超标,明确氮磷淋溶发生特征是制定针对性措施阻控农田养分流失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 1984-2022年国际农田氮磷淋溶研究热点,论述当前主要淋溶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影响淋溶的关键因素及其所带来的环境效应,探讨了氮磷淋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1984-2022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同水肥条件和管理方式下土壤氮素、磷素、硝酸盐等溶质的淋溶特征:No3--N为氮素淋溶主要形态;磷多以难溶颗粒态固持在土壤中,垂直迁移较少,但随着磷肥用量增加,淋溶逐渐成为磷损失的重要途径.当前的氮磷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2; no. 9; pp. 1520 - 1533
Main Authors 刘瀚文, 栾好安, 张亦涛, 习斌, 董奎军, 王伟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北农业大学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 保定 0710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北京 100125%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张家口 075000 01.09.202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6-6237
DOI10.12357/cjea.20240040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52; 氮磷淋溶是旱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直接导致水体污染风险尤其是地下水氮磷含量超标,明确氮磷淋溶发生特征是制定针对性措施阻控农田养分流失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 1984-2022年国际农田氮磷淋溶研究热点,论述当前主要淋溶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影响淋溶的关键因素及其所带来的环境效应,探讨了氮磷淋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1984-2022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同水肥条件和管理方式下土壤氮素、磷素、硝酸盐等溶质的淋溶特征:No3--N为氮素淋溶主要形态;磷多以难溶颗粒态固持在土壤中,垂直迁移较少,但随着磷肥用量增加,淋溶逐渐成为磷损失的重要途径.当前的氮磷淋溶定量化方法主要包括原位实地监测和人工模拟降雨重塑淋溶过程,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根据土壤、作物、目的等因地制宜地选择监测方法.受施肥、降雨灌溉、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影响,各地农田氮磷淋溶风险不一,主要农区肥料投入量大,土壤氮磷盈余量、地下水污染情况较其他地区更严重,环境风险仍十分严峻.未来面对极端气候变化,应在评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程度的同时加强旱地深层土壤微生物过程、驱动机理研究,准确识别主要污染物类型从而进行针对防控,继续研发适合长期、连续和与自然条件相似的监测方法,综合运用原位监测、遥感、模型模拟等方法,量化同一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磷淋溶贡献,开展分类分区分级治理.
ISSN:2096-6237
DOI:10.12357/cjea.2024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