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份甘薯地方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甘薯地方品种具有很多优异的基因,但是很多性状未能得到利用.为有效利用我国甘薯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不同时期收集的甘薯地方资源表型上的差异.本研究分析了177份甘薯地方品种资源.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在0.42~2.08之间,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8.40%~46.83%之间,大部分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11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177份甘薯地方资源分为2个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9年和2010—2019年收集的甘薯资源主要分布在Cluster 3和Cluster 4,另外3个时期...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作物学报 Vol. 48; no. 9; pp. 2228 - 2241
Main Authors 姚祝芳, 张雄坚, 杨义伶, 黄立飞, 陈新亮, 姚肖健, 罗忠霞, 陈景益, 王章英, 房伯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40 12.09.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甘薯地方品种具有很多优异的基因,但是很多性状未能得到利用.为有效利用我国甘薯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不同时期收集的甘薯地方资源表型上的差异.本研究分析了177份甘薯地方品种资源.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在0.42~2.08之间,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8.40%~46.83%之间,大部分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11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177份甘薯地方资源分为2个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9年和2010—2019年收集的甘薯资源主要分布在Cluster 3和Cluster 4,另外3个时期收集的资源则分布相对分散.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不同时期收集的甘薯地方资源在表型上具有显著差异.在不同的收集时期,"薯皮色、薯肉色、茎直径、最长蔓长、基部分枝"在11个性状中变化最大.在描述型性状上,5个阶段收集的占比最多的资源的薯肉色以"白肉、黄肉、淡黄肉、桔黄肉、淡黄肉"在变化.在数量性状上,2010—2019年阶段的茎直径显著缩小,基部分枝性状在5个时期呈增加趋势,最长蔓长在2000年后显著变短.本研究为甘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2.1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