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小流域切沟的空间分布及形态特征
S157.1; 为了掌握切沟的空间分布及发育特点,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切沟治理措施的精准对位配置,该研究以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为对象,利用Quickbird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流域内370条切沟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提取和解译,并对其中40条切沟进行实地调查验证,采用核密度指标探讨切沟在小流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因子对切沟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蔡家川小流域内农地、果园的主要分布区(东北部和东南部)是切沟的高聚集区,而在人工林为主的中上游区属于中密集区;2)切沟数量、密度、频度和规模均随坡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坡度阈值为25°.5°...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8; no. 4; pp. 151 - 158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当代农业研究部,北京 100026
15.02.202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县 042200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县 04220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北京 100038%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04.018 |
Cover
Summary: | S157.1; 为了掌握切沟的空间分布及发育特点,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切沟治理措施的精准对位配置,该研究以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为对象,利用Quickbird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流域内370条切沟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提取和解译,并对其中40条切沟进行实地调查验证,采用核密度指标探讨切沟在小流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因子对切沟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蔡家川小流域内农地、果园的主要分布区(东北部和东南部)是切沟的高聚集区,而在人工林为主的中上游区属于中密集区;2)切沟数量、密度、频度和规模均随坡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坡度阈值为25°.5°~25°的坡面切沟广泛发育,数量占研究区的71.5%,密度、频度也远高于其他坡度的坡面;3)切沟密度和频度的坡向分异与流域走向有关.切沟密度北坡最大(3.03 km/km2),东坡最小(0.86 km/km2),切沟频度西北坡最大(12.7条/km2),东坡最小(6.1条/km2).南北向的切沟规模明显大于东西向;4)切沟数量、密度、频度随海拔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1000~1200 m的坡面上切沟数量占77%,海拔为1100~1200 m的坡面上切沟密度最大(2.17 km/km2),海拔为1000~1100 m的坡面上切沟频度最高(15.5条/km2).随海拔升高切沟逐渐向大型化发展,沟道越发平缓,下切侵蚀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揭示流域切沟发育的重点地形以及在地形上的共性特点,为黄土区小流域切沟治理提供依据,可为科学认知切沟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04.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