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迟播甘蓝型油菜播种期和播种量优化配置研究

为解决长江流域稻油茬口矛盾,提高冬闲田利用率,亟须迟播油菜(10 月 25 日之后播种)配套技术研究.本研究以早熟品种'华油杂 137'为材料,在湖北武汉进行 2 年播种期(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5 日间,各播种期间隔 3 d,用S1~S8 表示)和播种量(2.5、5.0、7.5、10.0 和 12.5 kg hm-2,用R1~R5 表示)单因素试验,考察生育期、成苗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和倒伏指标,统计有效积温,通过线性回归和平滑曲线拟合分析,优化播种期和播种量的配置参数,为迟播油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播种期推迟,迟播油菜的生育期缩短、根颈粗降低、...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作物学报 Vol. 50; no. 8; pp. 2091 - 2105
Main Authors 娄洪祥, 黄肖玉, 江萌, 宁宁, 卞孟磊, 张磊, 罗东旭, 秦梦倩, 蒯婕, 汪波, 王晶, 赵杰, 徐正华, 周广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洪山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湖北武汉 430070 12.08.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为解决长江流域稻油茬口矛盾,提高冬闲田利用率,亟须迟播油菜(10 月 25 日之后播种)配套技术研究.本研究以早熟品种'华油杂 137'为材料,在湖北武汉进行 2 年播种期(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5 日间,各播种期间隔 3 d,用S1~S8 表示)和播种量(2.5、5.0、7.5、10.0 和 12.5 kg hm-2,用R1~R5 表示)单因素试验,考察生育期、成苗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和倒伏指标,统计有效积温,通过线性回归和平滑曲线拟合分析,优化播种期和播种量的配置参数,为迟播油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播种期推迟,迟播油菜的生育期缩短、根颈粗降低、分枝数减少、产量降低且茎秆倒伏指数增加;4 个生育期中,苗期和花期有效积温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播种量增加,各生育期成苗数和收获密度提高,但生育期缩短、有效积温减少,角果层厚度降低、倒伏指数先降后增、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3)2 年不同播种期产量数据回归分析表明,播种期推迟至S3~S4 时,越冬前有效积温保持在 317.1℃以上,苗期有效积温达 401.1℃,终花 35 d收获产量可达 2700.0 kg hm-2,倒伏指数为 1.5 左右;2 年不同播种量产量数据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表明,不同播种量下收获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收获密度为 64.2×104 株 hm-2 时终花 35 d收获产量达峰值,为 2948.5 kg hm-2,而倒伏指数为 1.6.综上,配置 7.5~10.0 kg hm-2 的播种量确保收获密度达 64.2×104 株 hm-2,抢时播种确保冬前有效积温达 317.1℃,可显著提高迟播油菜产量与抗倒性.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4.3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