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海底掩埋目标毁伤技术可行性分析

TJ630.1%U661.4; 文章探讨了现代战争和海洋安全中对海底掩埋目标进行有效摧毁的技术和方法.由于这些目标隐蔽性强且毁伤难度大,主要采用动能侵彻体和爆破载荷进行处理.动能侵彻体由于其高效的穿透能力和设计简易性,更适合处理深埋目标,并通过二次爆炸增强毁伤效果.文章分析了不同海底介质对侵彻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优化侵彻体设计.爆破载荷因其广泛的作用范围和高命中率而被广泛应用.文章还讨论了冲击波传播特性、成坑效应、爆腔特征和液化效应对目标毁伤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建议包括加强海底介质侵彻和爆炸机理的基础研究,建立高精度模型,并开发模拟海底环境的实验平台,以提升摧毁海底掩埋目标的能力...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Vol. 33; no. 1; pp. 142 - 149
Main Authors 李炜辰, 康松逸, 蔡一, 高源, 贾曦雨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94%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01.02.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J630.1%U661.4; 文章探讨了现代战争和海洋安全中对海底掩埋目标进行有效摧毁的技术和方法.由于这些目标隐蔽性强且毁伤难度大,主要采用动能侵彻体和爆破载荷进行处理.动能侵彻体由于其高效的穿透能力和设计简易性,更适合处理深埋目标,并通过二次爆炸增强毁伤效果.文章分析了不同海底介质对侵彻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优化侵彻体设计.爆破载荷因其广泛的作用范围和高命中率而被广泛应用.文章还讨论了冲击波传播特性、成坑效应、爆腔特征和液化效应对目标毁伤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建议包括加强海底介质侵彻和爆炸机理的基础研究,建立高精度模型,并开发模拟海底环境的实验平台,以提升摧毁海底掩埋目标的能力.
ISSN:2096-3920
DOI:10.11993/j.issn.2096-3920.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