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力学特性仿真与试验

S226.8; 由于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缺乏有效数值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工设备结构改进效率.该文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了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并通过物理试验和虚拟试验相结合对玉米秸秆粘结接触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进行了参数校核.最后针对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进行了破碎仿真以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以5 mm/min为加载速度进行秸秆压缩和剪切试验时,最大临界载荷分别为2260和110 N;对BPM粘结模型进行参数校核后,得到法向刚度系数、切向刚度系数、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及粘结半径分别为9.60×1...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35; no. 9; pp. 58 - 65
Main Authors 张锋伟, 宋学锋, 张雪坤, 张方圆, 魏万成, 戴飞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01.05.2019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 730000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226.8; 由于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缺乏有效数值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工设备结构改进效率.该文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了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并通过物理试验和虚拟试验相结合对玉米秸秆粘结接触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进行了参数校核.最后针对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进行了破碎仿真以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以5 mm/min为加载速度进行秸秆压缩和剪切试验时,最大临界载荷分别为2260和110 N;对BPM粘结模型进行参数校核后,得到法向刚度系数、切向刚度系数、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及粘结半径分别为9.60×106 N/m、6.80×106 N/m、8.72 MPa、7.5 MPa、2 mm,此时离散元模型力学特性与含水率为87.8%的收获期玉米秸秆相接近;仿真结束后,物料可分为短型、标准型、长型及未完全破碎型4种,与试验结果相一致,不同类型物料质量与试验结果数据偏差保持在10%以内.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应用于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仿真是可行的.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9.0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