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景观特征及演变

S127;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景观是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最直观的表现,研究遗产地的景观特征和演变状况,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景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实现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本文运用Landsat 1991年、2001年、2010年和2018年的卫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研究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的景观现状、特征及结构,分析1991—2018年各景观类型演变规律及可能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遗产地景观类型主要包括森林、耕地、居民地和水体4类,其中森林面积达到1643.23 km2(86.61%),是优势景观类型.2)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28; no. 9; pp. 1443 - 1452
Main Authors 魏雪馨, 刘洋, 刘荣高, 闵庆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01.09.202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6-6237
DOI10.13930/j.cnki.cjea.190872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27;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景观是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最直观的表现,研究遗产地的景观特征和演变状况,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景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实现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本文运用Landsat 1991年、2001年、2010年和2018年的卫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研究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的景观现状、特征及结构,分析1991—2018年各景观类型演变规律及可能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遗产地景观类型主要包括森林、耕地、居民地和水体4类,其中森林面积达到1643.23 km2(86.61%),是优势景观类型.2)区内山高、林密、溪流和菌菇资源丰富,形成了"河流-村落-梯田-森林"的垂直景观结构,并拥有西洋殿、菇寮等独特的香菇文化景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3)1991—2018年,遗产地森林面积增加139.28 km2(7.34%),耕地面积减少154.53 km2(8.15%),居民地面积增加11.86 km2(0.63%),水体面积增加3.48 km2(0.18%).4)景观变化与相关政策密切相关,20世纪后半期,遗产地森林砍伐严重,森林覆盖率由79.27%降低到77.97%;21世纪以来,封山育林和生态林业建设使森林覆盖率从77.97%上升至86.61%,退耕还林和城镇化政策则分别促使了耕地面积减少和居民地面积的微弱扩张.总之,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景观结构独特,得益于当地居民林-菇共育的传统理念、香菇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当地森林保护等政策的施行,遗产地森林面积经历轻微的下降后又迅速增加,为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ISSN:2096-6237
DOI:10.13930/j.cnki.cjea.19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