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分级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S157; 黑龙江省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因冻融侵蚀影响,自然环境和黑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定量揭示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10个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得到冻融侵蚀下限,将权重和赋值结果代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冻融侵蚀强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冻融侵蚀总面积为1.917×105 km2,占全省面积的40.53%,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20.66%和10.54%.2)黑龙江省中度冻融侵蚀以上的区域呈现三区一带的特征.三区分别为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5; pp. 168 - 176
Main Authors 王景萍, 张学霞, 古丽米热·甫拉提, 王紫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01.03.2024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7; 黑龙江省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因冻融侵蚀影响,自然环境和黑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定量揭示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10个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得到冻融侵蚀下限,将权重和赋值结果代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冻融侵蚀强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冻融侵蚀总面积为1.917×105 km2,占全省面积的40.53%,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20.66%和10.54%.2)黑龙江省中度冻融侵蚀以上的区域呈现三区一带的特征.三区分别为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和张广才岭地区;一带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岭一平原"廊道.3)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和集聚性特征,强度相近的冻融侵蚀区在空间上积聚,高强度和低强度的冻融侵蚀区在空间上分异,产生了多个高强度和低强度的冻融侵蚀区.4)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冻融侵蚀强度,在植被覆盖度小于20%的地方,冻融侵蚀尤为剧烈;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土壤含水量为0.2~0.3 m3/m3的区域,而极少发生在土壤水分含量小于0.2 m3/m3的区域.研究结果通过对比验证显示出较高的可靠性,可为该地区冻融侵蚀的防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并为类似区域提供借鉴方法和技术参考.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