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0年三峡库区腹地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演变机制

S17; 该研究基于人地耦合土地系统转型研究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景观指数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人地耦合视角下三峡库区腹地土地系统演变规律,揭示其影响机制,从而归纳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数量—景观格局—功能转型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三峡库区腹地人类活动强度由逐渐增强转变为逐渐减弱,人地耦合关系总体表现为向协调型平缓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与东北部趋于协调型、北部趋于拮抗型、南部变化不明显的分异特征;2)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数量—景观格局—功能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拮抗区和失调区耕地总体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1 263、40 029 hm2.其中,拮抗区林地...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10; pp. 255 - 封3
Main Authors 汪荣, 李阳兵, 邵景安, 郑骆珊, 陈艳, 王清荣, 赵雯欣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01.05.2024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815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7; 该研究基于人地耦合土地系统转型研究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景观指数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人地耦合视角下三峡库区腹地土地系统演变规律,揭示其影响机制,从而归纳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数量—景观格局—功能转型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三峡库区腹地人类活动强度由逐渐增强转变为逐渐减弱,人地耦合关系总体表现为向协调型平缓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与东北部趋于协调型、北部趋于拮抗型、南部变化不明显的分异特征;2)人地耦合土地系统数量—景观格局—功能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拮抗区和失调区耕地总体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1 263、40 029 hm2.其中,拮抗区林地恢复性增长,增长量为89 648 hm2.失调区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总体增长16 054 hm2.协调区果园明显扩张,增长量为13 856 hm2;斑块破碎化程度改善,趋于规则;土地系统由单功能主导向多功能转变;3)研究区人地耦合土地系统转型模式呈现多元化,可归纳为:拮抗区:林地恢复-斑块聚集不规则-生态;失调区:林地缩减-斑块聚集规则-生态主导;协调区:果园扩张-斑块聚集、整体规则-生态经济;4)距离与地形是影响土地系统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主导因子之间交互产生叠加效应,共同促进土地系统的变化.研究揭示了三峡库区人地耦合关系发展规律与土地系统转型模式,对促进山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