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芬纹样在中国的传播与会通

TS941.12%K865.9; 作为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史中颇具影响的格里芬纹样的起源和在中国本土的传入、传播与发展,是纺织服饰史和丝路交流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结合新近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发现,文章认为格里芬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古埃及,随后传播至两河流域和古希腊,并伴随欧洲大陆的"罗马化进程"向东传播,通过北方草原民族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元代以格里芬为主题的纳石矢织金锦,从艺术和织造技术上综合反映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对格里芬纹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路径和范围理解更加细化,对中国丝织品纹样史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丝绸 Vol. 60; no. 7; pp. 124 - 134
Main Authors 仪德刚, 钱怡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51%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 200051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7003
DOI10.3969/j.issn.1001-7003.2023.07.01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S941.12%K865.9; 作为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史中颇具影响的格里芬纹样的起源和在中国本土的传入、传播与发展,是纺织服饰史和丝路交流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结合新近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发现,文章认为格里芬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古埃及,随后传播至两河流域和古希腊,并伴随欧洲大陆的"罗马化进程"向东传播,通过北方草原民族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元代以格里芬为主题的纳石矢织金锦,从艺术和织造技术上综合反映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对格里芬纹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路径和范围理解更加细化,对中国丝织品纹样史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ISSN:1001-7003
DOI:10.3969/j.issn.1001-7003.2023.0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