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Lu-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对西秦岭地区中川岩体、柏家庄岩体和教场坝花岗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分析,获得其岩浆侵位年龄分别为220±1,216±6和222±3 Ma,表明3个岩体均形成于中-晚三叠世.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3个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均表现为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和P等,具有明显的右倾式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3个岩体锆石测年样品的εHf(t)值介于?3.31~+1.68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51~1456 Ma之间.岩石成因分析表明,这些印支期花岗岩体的母岩浆主要来源于新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岩...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6; no. 3; pp. 436 - 448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陕西天地矿业有限公司,西安,710068%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20.05.2020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479-8023 |
DOI | 10.13209/j.0479-8023.2020.028 |
Cover
Summary: | 对西秦岭地区中川岩体、柏家庄岩体和教场坝花岗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分析,获得其岩浆侵位年龄分别为220±1,216±6和222±3 Ma,表明3个岩体均形成于中-晚三叠世.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3个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均表现为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和P等,具有明显的右倾式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3个岩体锆石测年样品的εHf(t)值介于?3.31~+1.68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51~1456 Ma之间.岩石成因分析表明,这些印支期花岗岩体的母岩浆主要来源于新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岩体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区域岩浆作用,认为这些岩体形成于南秦岭与华南板块沿勉略缝合带相碰撞的造山动力学背景,可能与华南板块的俯冲板片断离有关. |
---|---|
ISSN: | 0479-8023 |
DOI: | 10.13209/j.0479-8023.2020.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