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F323.1; [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蔬菜需求旺盛.研究蔬菜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大湾区蔬菜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201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县域蔬菜统计数据和当年行政区划图,计算每年蔬菜产量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判断蔬菜生产的区域相互关联关系;借助局部自相关指数探索分析县域蔬菜生产的聚集区域及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生产在空间相关作用下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0 年全局自相关指数通过检验且数值大于 0,表明县域蔬菜生产形成空间正向相关格局,蔬菜生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现象,并随年际变化不断增强.通过局...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广东农业科学 Vol. 50; no. 1; pp. 40 - 49
Main Authors 刘序, 冯珊珊, 胡韵菲, 梁俊芬, 罗旖文, 刘淑娴, 黄继川, 周灿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202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323.1; [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蔬菜需求旺盛.研究蔬菜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大湾区蔬菜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201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县域蔬菜统计数据和当年行政区划图,计算每年蔬菜产量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判断蔬菜生产的区域相互关联关系;借助局部自相关指数探索分析县域蔬菜生产的聚集区域及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生产在空间相关作用下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0 年全局自相关指数通过检验且数值大于 0,表明县域蔬菜生产形成空间正向相关格局,蔬菜生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现象,并随年际变化不断增强.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分析,发现龙门、博罗、惠城等蔬菜生产区域呈现"高-高"聚集格局,并逐渐在大湾区东北部形成聚集格局.而蔬菜生产"高-低""低-高"空间格局逐渐受相邻区域的正向相关作用影响,最终与周边区域形成相同格局.通过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发现2012年主要因素为土地、经济水平、劳动力和农业技术投入;2016 年后主要因素为土地,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说明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是产量增加的第一因素.[结论]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并逐渐形成产业核心区.今后需在博罗、龙门、惠城、从化等蔬菜生产核心区域,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带动周边区域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ISSN:1004-874X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23.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