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物质浸种对迟播油菜越冬期抗寒性及产量的影响
确保迟播油菜产量是压减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的关键,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干物质积累是增加迟播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播前外源物质浸种是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快速生长的有效措施.试验选用早熟品种华油杂 137,设置清水(CK),0.01 mmol L-1、0.05 mmol L-1、0.10 mmol L-1 的甜菜碱(T1-1、T1-2、T1-3),0.1 mmol L-1、0.5 mmol L-1、1.0 mmol L-1 的脯氨酸(T2-1、T2-2、T2-3),0.03%、0.15%、0.30%的过氧化氢(T3-1、T3-2、T3-3),0.001 mmol L-1、0.01 mm...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作物学报 Vol. 50; no. 5; pp. 1271 - 1286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0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确保迟播油菜产量是压减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的关键,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干物质积累是增加迟播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播前外源物质浸种是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快速生长的有效措施.试验选用早熟品种华油杂 137,设置清水(CK),0.01 mmol L-1、0.05 mmol L-1、0.10 mmol L-1 的甜菜碱(T1-1、T1-2、T1-3),0.1 mmol L-1、0.5 mmol L-1、1.0 mmol L-1 的脯氨酸(T2-1、T2-2、T2-3),0.03%、0.15%、0.30%的过氧化氢(T3-1、T3-2、T3-3),0.001 mmol L-1、0.01 mmol L-1、0.05 mmol L-1 的苹果酸(T4-1、T4-2、T4-3),25 mg L-1、100 mg L-1、300 mg L-1 的氧化纳米锌(T5-1、T5-2、T5-3),0.5 mmol L-1、1.0 mmol L-1 的多胺(T6-1、T6-2)浸种处理后,于 2021-2023 年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及浓度浸种对迟播油菜越冬期抗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物质和不同浓度浸种处理影响迟播油菜出苗率,部分处理如 T3-3、T4-2、T5-3 与 CK 相比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达到 19.2%、15.3%、17.3%.部分外源物质浸种也显著提高了迟播油菜抗寒性,其机制一方面是提高抗氧化系统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减少活性氧、过氧化氢及丙二醛含量,另一方面是增加可溶性糖、脯氨酸、苹果酸、多胺、甘露醇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膜联冷应答蛋白激酶含量从而提高抗寒性.叶片抗寒性的增加有利于越冬期叶片生物量的积累,有效分枝数增加,单株角果数增加,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另外,对筛选出的 9 个正向指标和3 个负向抗寒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 年平均产量排序和抗寒性综合评价值排序结果基本一致,产量较高、抗寒性较强的浸种处理为 T5-3、T5-2、T2-3、T1-2.该研究可为长江流域迟播油菜冬前壮苗培育、提高越冬期抗寒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为迟播油菜抗逆稳产、促进冬闲田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
ISSN: | 0496-3490 |
DOI: | 10.3724/SP.J.1006.2024.34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