畦灌与施肥时机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S275.3; 为探究不同畦田规格与施肥时机对土壤NO3--N分布规律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优化选择具有较高灌水施肥均匀度和储氮效率及产量的最佳灌溉施肥模式,于2017—2018年在冬小麦季选取畦宽、畦长和施肥时机3个试验因素,传统撒施灌溉作为对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设置12个处理.结果表明:1)与灌水前相比,灌水后各处理土壤不同层次NO3--N浓度均增加,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NO3--N浓度逐渐降低.在液施处理下NO3--N在有效根系层的累积较撒施处理高出0.27%~27.97%.2)畦宽、畦长和施肥时机显著影响NO3--N的分布.在返青期,畦长对灌水施肥均匀度的贡献率最高,为91.64%;施...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36; no. 9; pp. 134 - 142
Main Authors 谷少委, 高剑民, 邓忠, 吕谋超, 刘杰云, 宗洁, 秦京涛, 范习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实验室,新乡 453002 01.05.2020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管理处,连云港,222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实验室,新乡,45300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0.09.01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275.3; 为探究不同畦田规格与施肥时机对土壤NO3--N分布规律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优化选择具有较高灌水施肥均匀度和储氮效率及产量的最佳灌溉施肥模式,于2017—2018年在冬小麦季选取畦宽、畦长和施肥时机3个试验因素,传统撒施灌溉作为对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设置12个处理.结果表明:1)与灌水前相比,灌水后各处理土壤不同层次NO3--N浓度均增加,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NO3--N浓度逐渐降低.在液施处理下NO3--N在有效根系层的累积较撒施处理高出0.27%~27.97%.2)畦宽、畦长和施肥时机显著影响NO3--N的分布.在返青期,畦长对灌水施肥均匀度的贡献率最高,为91.64%;施肥时机对储氮效率的贡献率最高,为44.22%.在扬花期,畦长对灌水施肥均匀度的贡献率最高,为92.67%;畦宽对储氮效率的贡献率最高,为53.6%.在60 m畦长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灌水施肥均匀度.3)畦宽、畦长和施肥时机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7.2%、37.3%和23.9%,畦宽3.2 m、畦长60 m和全程液施的处理下达到了最高产量,为7869.2 kg/hm2.因此,液施可以提高土壤NO3--N分布均匀性,有利于NO3--N在小麦根系层的累积,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综合对土壤NO3--N分布均匀性、积累及作物产量来看,畦宽3.2 m、畦长60 m和全程液施的处理为该研究处理下最优模式.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0.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