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视角下中国省域休耕规模与空间布局
F301.2; 实施土地休耕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目前宏观尺度的全国休耕空间布局尚未确定,该研究探究了粮食安全约束下的全国范围内最大休耕规模以及中国省域休耕空间优化布局.以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研究视角,该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灰色预测模型等方法构建最大休耕规模预测模型,并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休耕迫切度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分配各省休耕规模,从而得到中国省域休耕空间布局.结果表明:1)预计在90%、95%、100%的粮食自给率下,到2030年中国最大休耕规模分别为3 237.310万、2678.970...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18; pp. 240 - 250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杭州 310058
01.09.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F301.2; 实施土地休耕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目前宏观尺度的全国休耕空间布局尚未确定,该研究探究了粮食安全约束下的全国范围内最大休耕规模以及中国省域休耕空间优化布局.以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研究视角,该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灰色预测模型等方法构建最大休耕规模预测模型,并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休耕迫切度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分配各省休耕规模,从而得到中国省域休耕空间布局.结果表明:1)预计在90%、95%、100%的粮食自给率下,到2030年中国最大休耕规模分别为3 237.310万、2678.970万和2 120.640万hm2;2)省域之间的休耕迫切度水平存在差异,上海、内蒙古等地休耕迫切度较高,四川、广西等地休耕迫切度较低;3)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约束条件下,地区之间休耕规模差异较大,内蒙古、甘肃等地休耕规模较大,北京、上海等地休耕规模较小.该研究将数量、质量和生态多元目标融合进休耕空间分区研究,能够为未来休耕制度的全面建立以及精准落地提供思路与方法参考.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40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