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生态系统的一般方法框架及其在典型模式中的应用

依据生态学与设计学的原理,提出设计生态系统的一般方法框架,即以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以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为依据,通过水土平衡的生境营造、稳定有序的乡土生物网配置和最小干预的游憩设施介入,构建人与自然耦合的生态系统.同时,依据生态修复设计实践及国内外经典生态工程设计指南,从结构、材料和辅助措施三方面梳理和总结设计生态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共计 31 项.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生态智慧工程化的思路,提出梯田、陂塘、基塘和垛田 4 种生境营造模式在基本模式特征、生境单元塑造、水循环调节、土壤环境调节、生物群落配置和游憩设施构建方面的具体设计方法与量化参数.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当前面临的大面积生态系统修...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9; no. 3; pp. 501 - 512
Main Authors 王志勇, 李嘉宁, 刘佳驹, 彭晓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20.05.2023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北京 10087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479-8023
DOI10.13209/j.0479-8023.2022.113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依据生态学与设计学的原理,提出设计生态系统的一般方法框架,即以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以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为依据,通过水土平衡的生境营造、稳定有序的乡土生物网配置和最小干预的游憩设施介入,构建人与自然耦合的生态系统.同时,依据生态修复设计实践及国内外经典生态工程设计指南,从结构、材料和辅助措施三方面梳理和总结设计生态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共计 31 项.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生态智慧工程化的思路,提出梯田、陂塘、基塘和垛田 4 种生境营造模式在基本模式特征、生境单元塑造、水循环调节、土壤环境调节、生物群落配置和游憩设施构建方面的具体设计方法与量化参数.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当前面临的大面积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实践提供一种可工程化和可复制推广的设计方法和模式.
ISSN:0479-8023
DOI:10.13209/j.0479-8023.20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