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育成超短生育期品系在双季稻双直播下的产量表现及农艺特性

为探究新育成超短生育期品系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的产量表现及关键的高产农艺特性,本研究以超短生育期新品系CPPC18 和 4 个对照品种(湘早籼 6 号、早籼 615、中早 39 和两优 152)为供试材料,2021 年在湖北黄冈进行双季稻双直播的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测定冠层光照拦截、干物质积累、倒伏特性、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农艺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超短生育期新品系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早晚兼用的单季生育期在 95 d以内,周年生育期为180~183 d,这比湘早籼6号早晚兼用增加7~9 d,而比早籼615早晚兼用和中早39与两优152早晚搭配分别缩短4~8 d 和 16~22 d.在小区试验中,...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作物学报 Vol. 49; no. 10; pp. 2738 - 2752
Main Authors 潘想成, 杨国栋, 符迎迎, 王昕钰, 熊渠, 徐乐, 彭少兵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制度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12.10.202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实验室(省部共建),广东广州 510640%孝感市农科院,湖北孝感 432000%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制度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孝感市农科院,湖北孝感 432000%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制度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制度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3.2206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为探究新育成超短生育期品系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的产量表现及关键的高产农艺特性,本研究以超短生育期新品系CPPC18 和 4 个对照品种(湘早籼 6 号、早籼 615、中早 39 和两优 152)为供试材料,2021 年在湖北黄冈进行双季稻双直播的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测定冠层光照拦截、干物质积累、倒伏特性、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农艺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超短生育期新品系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早晚兼用的单季生育期在 95 d以内,周年生育期为180~183 d,这比湘早籼6号早晚兼用增加7~9 d,而比早籼615早晚兼用和中早39与两优152早晚搭配分别缩短4~8 d 和 16~22 d.在小区试验中,超短生育期新品系 CPPC18 的周年产量相比其他品种增加 7.2%~14.6%,达到 14.9 t hm-2.超短生育期新品系较高的周年产量主要得益于其早季较强的早发特性和晚季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结实率和收获指数.此外,超短生育期新品系具有比其他品种更强的抗倒伏能力,这主要得益于其较低的株高、重心高度和弯曲力矩.在生产示范中,超短生育期新品系的周年产量同样表现出明显优势,相比其他对照品种增产 12.7%~21.6%.综上所述,超短生育期新品系CPPC18 能够满足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高产稳产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3.2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