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视角下耕地资源新认知体系构建
F323.21%S2; 耕地是在自然资源要素和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下,以食物生产为核心,兼具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复杂综合体,其成为资源的本质是"空间的可利用性".地理学特有的"要素、空间与时间相互融合的视角"为理解耕地资源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及影响、驱动因素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发展地理空间视角下耕地资源综合认知理论与方法,是探索耕地保护与利用协同路径的关键环节.该文根据已有耕地资源质量、价值研究探讨耕地资源内涵,包括:解析耕地资源自然层、生计层、制度层、意识层的"要素-功能-价值"级联关系;梳理耕地资源多尺度、整体性、区域性与动...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9; no. 9; pp. 225 - 240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01.05.202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1142 |
Cover
Summary: | F323.21%S2; 耕地是在自然资源要素和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下,以食物生产为核心,兼具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复杂综合体,其成为资源的本质是"空间的可利用性".地理学特有的"要素、空间与时间相互融合的视角"为理解耕地资源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及影响、驱动因素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发展地理空间视角下耕地资源综合认知理论与方法,是探索耕地保护与利用协同路径的关键环节.该文根据已有耕地资源质量、价值研究探讨耕地资源内涵,包括:解析耕地资源自然层、生计层、制度层、意识层的"要素-功能-价值"级联关系;梳理耕地资源多尺度、整体性、区域性与动态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耕地资源认知理论框架,提出从耕地资源利用-本底-效益三方面综合认知耕地资源格局;发展耦合利用-本底-效益的耕地资源过程模型;解析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作物产量未来需求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土地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耕地质量与价值、耕地集约利用、地理权衡、地理耦合、复杂地理系统等领域理论研究对认知耕地资源的支持.最后,从星空地一体化耕地资源感知、高性能时空数据处理、时空格局与过程分析、多情景空间模拟与优化四方面探讨耕地资源认知关键技术体系及面临难题.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1142 |